在篮球规则中,**阻挡犯规**是指防守队员在未建立合法防守位置的情况下,通过非法身体接触阻碍持球进攻队员的行进路线。而**进攻犯规**则是指持球进攻队员对已建立合法防守位置的防守队员造成不必要的身体接触。
此次规则修订的核心在于进一步细化“合法防守位置”的判定标准,并对涉及阻挡/进攻犯规的具体情境给出更明确的指引。
新规则强调,防守队员必须在进攻队员起跳或改变方向**之前**双脚着地并面向进攻队员,才被视为建立了合法防守位置。此前的规则对此时间节点的要求较为模糊,修订后更加注重防守队员的“预先性”。
规则再次强调了“垂直原则”的重要性。防守队员在建立合法位置后,只能在其垂直空间内进行防守,不可向外扩展肢体(如膝盖、肘部)造成额外接触。与此同时,进攻队员也必须尊重防守者的垂直空间。
新规则对“附带接触”的容忍度有所调整。如果进攻队员与防守队员发生接触,但该接触轻微且未影响进攻队员的平衡或速度,裁判可不予吹罚。这一修订减少了比赛因轻微接触而频繁中断的情况。
FIBA允许裁判在关键时刻通过视频回放确认阻挡/进攻犯规的判罚,尤其是在比赛最后两分钟和加时赛中。这一修订有助于提高判罚的准确性,减少争议。
由于新规则对建立合法防守位置的要求更加严格,防守队员需要更早预判进攻队员的移动路线,并提前占据位置。鲁莽的横向移动或试图“制造进攻犯规”的行为可能会被吹罚阻挡犯规。
进攻队员可以更自由地利用速度和变向突破,只要避免主动用肩、肘等部位冲撞已建立合法位置的防守队员,即可减少被吹进攻犯规的风险。
裁判需要更加关注防守队员是否在进攻队员起跳或变向前已建立合法位置,以及接触是否属于“附带接触”。这对裁判的预判能力和瞬间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下通过两个常见场景说明新规则的应用:
1. **防守队员横向移动阻挡**:如果防守队员在进攻队员已经起跳或变向后才移动至其路径上,即使双脚着地,也会被吹罚阻挡犯规。
2. **进攻队员肘部扩展**:如果进攻队员在上篮过程中扩展肘部击中防守队员,即使防守队员未完全建立合法位置,也可能被吹罚进攻犯规。
本次规则修订旨在进一步明确阻挡与进攻犯规的判罚标准,使比赛更加流畅、公平。球员和教练需要深入理解新规则的变化,调整战术与训练方式。同时,裁判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确保在比赛中准确应用新规则。
篮球规则的演进始终以提升比赛观赏性和公平性为目标,此次修订再次体现了这一宗旨。未来,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则仍将不断优化,以适应更高水平的竞技需求。
Copyright © 2021- 低调看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